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研>>教研活动

《诗经》——美乎情也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6-01-12    浏览次数:4247  次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剧中许多表达情感优美的句子来自《诗经》,可谓是掀起了一股《诗经》热,激发了人们对它的浓厚的兴趣。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历时五百多年,因此是我国诗歌的生命的起点。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我们祖先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这不仅创造了把其智慧渗入情感的最好表达形式,而且她极富审美情趣,极大地唤起了人们对文学的审美感受,可谓是“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及其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虽以短小却深沉的抒情艺术感染和激励着人们,从具体的艺术作品上体现着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即诗歌艺术来自于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实践,并展现出古老民族人民对于美的热烈追求。因此《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我读《诗经》的最大感受莫过于那“美”的情感触动了我的心灵,但究竟“美”在何处?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诗的本质专在抒情。”在构成诗美的各个要素中,诗情是首要的,本质的因素。诗要有真性情才可称得上诗美。《诗经》以情感真挚,吞吐自然,不假调式而著称,尽管笔意不同,有的深婉,有的疏野,有的明快,有的缠绵,有的飞扬,有的浑厚,有的平淡,有的崇高,但喜怒哀乐,皆是任情率真,没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是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诗人高尚优美的感情,使作品呈现出自然本色。《毛诗·序》里有言:“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见,《诗经》之主旨在于抒情感怀。古人也曾有过“《三百篇》皆天籁自鸣”的论断。爱者叙其情,怨者寄幽思,性情贵在真。《诗经》中的种种真性情,是未被规范的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缘情而发,咏哥言情的。
    而以抒情为主的这一美学特征的最好体现莫过于《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十五国风中,爱情这个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描写,虽然地域不同,诗的题材不同,它们或表现自由的恋爱,或表现内心的思慕,或表现伤心的离别,或表现弃妇的幽怨,皆是人类发自内心对爱情生活的真实感悟,在表达上也都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表现了丰富多彩、至真至性的情感,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活领悟后的一种纯粹的生命意识的展现。宋代大儒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咏哥,各言其情者也。”
    这是一种来自人们心底最为热切坦诚而又朴素的情感,其中或热烈奔放或婉约含蓄的爱情表达,体现了劳动者之间淳朴健康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诗经时代男女的恋爱大都处于一种比较自由的环境之下,彼此倾慕,欢谑相乐,求偶盼驾等等,各种感情无不出自纯真朴质的本心,优雅自然而不失乐趣,给人以莫大的审美感受。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共同的人性之美。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美。即是以凄清优美之景,烘托“思”之不得的“愁”情。
    《诗经·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这是男女相恋而会面的无言之美妙!
    《诗经·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是思而不得见的惆怅!但呈现了充满想象的审美情感。
    《诗经·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这是一种深深的期盼!表现了女子望眼欲穿的无限的审美情思。
    《诗经》爱情诗中还包括了许多弃妇抒发怨怒的诗,如《邶风·古风》、《卫风·氓》等,其中充满了对所嫁之人的薄情寡义,“二三其德”的怨恨,也包括了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悲叹,这些都是被夫权制度吞噬的善良女性发内心的沉痛呼喊,引人同情,这些诗在情感意蕴上是美的。诗中主人公并没有忍气吞声,委曲求全,而是将心中的不满与抗争抒写出来,表达内心强烈的不满,也表达了女性对不公平婚姻的反抗与抵制,彻底将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隐忍及刚毅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顿生崇高之美感。
    由此观之,《诗经》爱情诗里的情感是相当丰富而且纯真的,它们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其中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亲和,感受自然生命之节律及宇宙自然之和谐心态,又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伦亲情和谐欢乐的心理需求,并且蕴含着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格调。《诗经》之美,美在丰富深沉,美在豪放缠绵,美在音韵缭绕,美在单纯真实。“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千古经典,穿越时空的魅力,如此真切地属于一个人,又如此博大地属于每一个人。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