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中今年要举行120周年校庆,那些年带领桐中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的那些事又如同旧胶片不断闪回,无法忘怀。
我是1988年调入桐中,当时和陈希老师一起带平行班。当时在组织化学竞赛时,他说∶“我们老教师大学知识都忘记差不多了。小李,你大学毕业不久,知识还是新的,你就带学生参加吧。”
我带着“试试看”的心理走上化学竞赛教学之路。自此我又重新拿起大学教材,认真研读。还托人买了好多书,甚至国外的教材。自费订阅了许多期刊,经常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与学生们一起学习。
当时市场上没有化学竞赛方面的书籍,我就自编(有时用蜡纸自刻钢板)近300页竞赛讲义提纲和习题。竞赛题的许多素材源于中学课本,又远远超出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许多素材来源于大学教材,这就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知识量和信息量的消化、吸收、储存和运用。
若不培养学生的自学,光靠老师去传授那是很不现实的。提高自学能力是学生智能发展的基础。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自学中培养了思维能力,反过来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化学竞赛选手独立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因为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能广泛猎取,见多识广。
我采用课堂自学阅读法培养自学能力。如以1993-1996学年为例,高一时我带1-4班,5、6班是叶惠玲老师,还担任高一(4)班主任。高二时带1-3班,外加高二(3)班主任,4、5班是姚远章老师。另外还担任教研组长,教学负担确实很重。要是每节课都是45分钟“满堂灌”,到后来肯定会口干舌燥吃不消。
当学校领导分配给我教学任务以后,我就想在教学方法上作大胆探索。每堂课我都安排5-10分钟时间把本节课要上的内容要学生“走马观花”看一遍或几遍。可在书上圈圈点点,做记号,带着问题上课。即使看不懂也没有关系,鼓励大胆提问和讨论,老师集中精讲。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率较高。
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都会变被动听课改为主动地学习了。有的半学期已把高一课本学完了。高一结束时,已学完了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任务。96届在安徽省化学竞赛获奖的38名同学中,有32人是我所教班级的同学。其中我任班主任的高三(3)班有17人在省级化学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3人。要知道,当年并没有奥赛班哟。
另根据各人的学有余力的程度,制订因人而异的具体的自学计划,督促落实养成自学习惯。1996届毕业生高一时就有近30人已学完了整个高中化学内容,个别尖子已在啃《无机化学》,所以我们从高一学生中选拔7人参加省化学竞赛,其中有5人获奖。
高二时有近40人自学完大学一年级的《无机化学》,近20人学完大学二年级的《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近10人在啃《物理化学》和《结构化学》。记得当年我和姚远章老师带领12人浩浩荡荡来到科大复赛,其他学校师生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当时全省获复赛资格30多人,其他学校最多是2人复赛,桐中是全省获复赛资格最多的学校。
后来到科大复赛的12 位同学中又有6人获安徽省一等奖(当时全省一等奖名额较少,记得12人左右)。当年安徽省前10名中,桐中占5名。安徽省前18名中,桐中占9名。其中高三(3)班彭爱民同学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化学冬令营暨全国化学竞赛决赛,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当年全国一等奖20人左右),这也是桐中校史上有竞赛学科的最好竞赛成绩。
曾参加桐中化学竞赛的同学,由于在竞赛期间就已培养出来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竞赛素质,使他们感受到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会终身受益。如有的后来在全国各地的高校学习的时候,他们较一般同龄人有更强的进取心、求知欲。他们一般不会满足于一个本科学历,而会向更高的学位冲击或出国留学深造。如91届获奖的储成桂获北京大学化学系和中科院的免试硕博连读资格,后留学美国,91届的邓涛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攻博。
这些获奖学生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强,早期教过的桐中学子中已经成为美国、国内双一流高校教授、博导者有近30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称号。如96届学生汪阳明,在美学成归国,现为北京大学“杰青”教授和博导,96届另一名学生叫张强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后到斯坦福从事博士后工作,现已是清华大学“杰青”博导……而这些桐中学子,都不忘母校之恩。
2017年5月,有一桐中校友朱俊杰,现是美国一大学终身教授,来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当年他的同窗相聚,叫上我这个当年的"先生者"参加聚会,倍感欣慰。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一个清华教授,一个北大教授,一个美国教授,都是博导。幸福感爆棚,写一打油诗纪念之。诗中隐含三人的名字,你们猜哪届?”
昔日仨同届,
今朝同博导。
龙眠弟子情,
钟气吾自豪。
勉成强俊杰,
国器锋阳明。
师生聚京城,
后贤情谊浓。
左起:张强锋、汪阳明、笔者、朱俊杰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而后在朋友圈中,有近千名桐中学子为此点赞,认为这是吴公“勉成国器”创办桐中的骄傲!
又如2009年,我在美国学习,桐中1991年江、浙、皖、沪三省一市首届“东华杯”化学竞赛安徽省团体冠军“参赛者”----储成桂、邓涛、陈卫国,他们三人在美国从未见过面,但听说我在美国,他们三人分别从华盛顿、纽约、芝加哥赶过来与我聚会,回忆当年我带他们到安庆参加首届“东华杯”的情景,他们重视师生情谊的举动至今令人感动不已。
左起:陈卫国、邓涛、笔者、储成桂
当年参加竞赛学生大多数智力水平较高,反应灵敏,勤学好问,这无疑对教师的讲课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时化学组大部分都是中青年老师,他们精力充沛,工作责任心强。努力钻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培养“化学小老师”,并“以点带面”,在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事实证明了化学竞赛实际上是对化学教育贯彻全面教育方针的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实践证明:桐中化学竞赛促进高考,上个世纪90年代,化学高考人均分大都名列全省重点中学的前3名。 如,1992年高考全省化学单科第一,1991年、1994年高考全省第二,1995年全省第三……。获奖学生基本都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
我最美好的教学时光是在桐中,当年曾初步统计过,桐中在省级和省级以上的化学竞赛中有100多人次获奖,其中先后有3人次进入冬令营,一人获全国一等奖,两人获全国二等奖。有10人获省级一等奖,41人获省级二等奖。获得1991年、1992年、1993年江、浙、皖、沪三省一市“东华杯”化学竞赛安徽省“三连冠”。尤其是1996届学生,在全国化学竞赛安徽赛区竞赛中,桐中有38人获奖,其中一等奖6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27名。创下安徽省化学竞赛史上获奖面最大的记录,引起轰动。
要说化学组那些年所取得的成绩,那是化学组全体成员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组老师团结协作,卧薪尝胆,发挥群体优势的结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团结协作精神的有力体现。
90届的段路明,当时我并没有教他,他的化学老师罗伟叫我带他做实验,我在实验室带他做了好多实验,如各种定性、定量实验,滴定操作,如碘量法测定铜的含量等,他做得极其认真,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因为化学竞赛获奖,保送科大。竞赛也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在此,我除了感谢上面我提过的老师、学生和化学竞赛参与者以外,还要特别感谢,当年的同事王尔行、刘培生、慈格林、吴杰、许春林、许葆青、屠先国、占真玲、高良启、陈昌旺、汪马根、祁庆安等,你们是当年桐中化学竞赛辅导的参与者、辉煌见证者。
双甲子桐中有你们,自豪!我为桐中骄傲!
作者简介:李荣 原桐城中学化学教师
文章转自:https://mp.weixin.qq.com/s/23vEWgKH4_9p7Iq4cMtA3w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