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研>>文学园地

一别五十载,最忆是桐中

作者:汪志伟    发表时间:2021-04-01    浏览次数:6707  次
五十年来风雨霜,相聚已是白发苍。
多少悲欢离合事,思念母校忆同窗。
魂牵梦萦老桐中
  “鲲鹏立雪,龙凤摇篮”的桐中,我们的母校,她座落在龙眠山麓境主庙下的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上。我们曾在这里学习、生活了四百多个日日夜夜。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回五十年前的桐中校园。
  那是一个美丽静谧温馨的金秋,公元1965年9月1日,我,一个十三岁的农村少年,和一百零三名同届考入桐中的学子一样,带着梦想,怀揣桐城中学大改班录取通知书,在父亲的护送下,肩负着书籍行囊,第一次来到桐城县城,来到饮誉中华的名校。那宽敞的大门牌坊正面镌刻着大气磅礴、苍逸遒劲的鲁迅先生手书集字校名,在阳光照耀下,“安徽省桐城中学”熠熠生辉。
  桐中,让我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走过万水千山,最爱依旧是漫步桐中。那曾是我梦中一次次重温的场景。
  进入大门口右侧传达室,我们总能逢着一位和蔼可亲的项姓老人。他年过半百,头生华发,面带微笑,正仔细观察进出校园的师生和行人。若是陌生人,则对其进行查问登记,听说我们是新生前来报到,他热情接待放行,并招呼一些注意事项。他身上,散发着桐中朴素的温暖。
  沿着校门大道向校园内走去,道路两旁高大的法梧郁郁葱葱、连枝握手,编织成宽阔笔直的林荫道。大树两旁设有铁丝挡杆,两边的园林,栽着香樟柏树和冬青,各种植被挺秀苍浓。道路左侧中央,嵌造着一座六十米标准游泳池,由桐中校友李达将军捐资建造,池水湛蓝,象一颗蓝宝石闪烁在校园里。安徽省游泳队还曾在此举办过比赛。夏季的骄阳似火,成群的学子在这里习泳畅游戏水。我也是在这里第一次学会游泳。
  道路的右侧中间,修建了一座凉亭,八角翼然,雕龙镌凤。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亭上,同学们手捧书本,坐在亭内凳子上歇息诵朗。亭旁缠绕着数株“醉枣”,那是著名醒酒中药“枳椇子”,食之甘甜沁脾。
  沿着大道向前两百米的正中央,树立着一座屏风墙,高宽约一丈有余,墙上镌刻着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十三个红色大字,显得坚定而端庄。墙两边各植数株参天柏树,护佑着屏风墙,令人肃然起敬。
  在屏风墙的右侧,坐落着三间砖瓦结构的平房,门口挂一牌“桐城中学校医室”。曾经有一名叫张金声的校医,身材瘦小精干,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口内镶了几颗金牙。他笑容可掬,说话慢声细语,医疗技术上乘,大凡同学们有个头痛脑热,一治就好。在史无前例的运动中,他被指控为国民党少校医官,因经不起折腾而服毒作古。
  走过屏风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辽阔的操场,估计有二三十亩地面积。她是桐中的中心,是全校师生做早操、课间操,进行体育运动和集会的场所。如今已被林立的高楼所代替。
  在操场右侧北面建造着一个标准篮球场,是师生们打球和比赛的场所,学生会主席高三杨白水可是球坛健将。右侧东南角耸立着一个高大的铁吊杆,约有六米高,四米宽,吊杆上悬吊着数根粗麻绳,供同学们练习爬杆运动,下面有一尺多厚的沙池,记得我们班白兆彪同学是攀爬高手。
  在操场南面偏西处的法梧树下,建有一个跳远的沙池。池边有一个木踏板,一阵紧跑,一脚蹬在踏板上,借助踏板的弹力,“”地向沙池远跳。这显然是较原始的练习跳远工具。记得1965年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我获得一年级跳远比赛第二名,孙敏同学获得一年级女子组百米赛跑冠军。
  在操场的正西面,座落着一座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叫“和平堂”。这是桐中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校师生集会、文艺演出和播放电影的场所。和平堂的西南角建一大戏台,台上置一主席台桌,两边放数把椅子,供开大会时领导讲话用,若演出放电影则可移走。台下摆放着一溜溜长板凳,有好几十排。
  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副校长赵剑英主持大会,教导主任慈昌淦出席会议,清矍身材的史耀民校长致辞。他说我们六五级一百多名新生是通过严格考试,从全县近千名小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并勉励我们要听党和毛主席的话,认真刻苦地学习,掌握真本领。桐中是国家教育部暨安徽省教育厅教育改革新试点,五年后可直接报考大学。我们憧憬未来,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学校每周六晚在和平堂放映一场电影,凭学生证入场,供师生们免费观看。桐中有自己的放映机,是16英寸的小型放映机,由时任法国大使的桐中校友黄镇大使捐赠。放映员张启友老师,身材硕长,理着高茬平头,神情刚毅,办事干净利索,在那个精神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能观赏到《槐树庄》《地道战》等电影,真如精神会餐,实为莫大享受。
  在操场的南面,是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寝室和部分教师的宿舍。班主任方世民老师宿舍就在东南角的一个小院子里,记得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老师们的宿舍一般都是单间,一年级的寝室是大通铺,由长木板用钉子固定在长木凳上,每人约有一米宽的床位,箱子一般都是放在床底下,室内有电灯照明。一个寝室有八到十几个同学居住,大都是农村同学住校,县城同学走读。
  我和已故的李长生同学住在隔铺,我经常帮他晒被子。宿舍区的庭院里大都种植桃树和桂花树,每逢中秋佳节、国庆之际,便有桂子飘香、蝉鸣回响。读书声、体操声、融汇出一曲校园奏鸣曲。
  在操场的东北面,有一条源自大别山脉、龙眠山麓的溪水贯穿整个校园,潺潺流水,长流不息。清澈见底,小鱼儿在水底下尽情的游弋,这是我们洗衣刷碗的地方,当残羹剩饭飘落在小溪水面上,总引来了一群小鱼儿欢抢。
  在操场的正北面,有一堵砖瓦结构的围墙,墙上长满了“爬壁虎”,看上去象一座绿色长城,蔚为壮观。墙内植有数百株柏树、香樟、桃树、橘树、桂花和数丈高的常青藤。围墙中央有一个拱形圆门,走进圆门横列着一排排数十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分别是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教研室以及“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当年邓小平刘伯承元帅曾在此指挥渡江战役,此外还有部分教师宿舍。
  越过小溪石板桥的正北面,是教职工食堂、学生大餐厅、开水炉、食堂和浴室。食堂内有可同时给数百人供餐的蒸饭甑,有各式各样炒菜的大锅,有可给几百人同时供水的开水炉。食堂有十几名职工,专门服务于住校生的餐饮。
  学生餐厅是一个同时容纳几十桌客可同时开饭的大厅。有桌无凳,一般学生都站着吃饭,八人一桌。菜装在一个大搪瓷盆内,饭装在一个大木桶内,每桌选有桌长,轮流执勤,由桌长平分饭菜。平时两稀一干,每餐一菜一饭。吃饭时只听见碗勺瓢筷撞击声,宛如奇妙的交响乐曲。
  学生每月交伙食费7.3元,粮票或大米23.5斤(农村同学都交米),国家每月补贴6.5斤。每周一和周六各加餐一次,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另外加餐。加餐多半是猪肉和豆腐。因那时提倡勤工俭学,每班都分配菜地,各自种菜,上交食堂。记得我和汪森林同学在菜地里挖了一个大坑,埋了基肥,种了一种叫“浙大长”的萝卜,结果长了十几斤重并参加了学农成果展览。学校在毛河建有养猪厂,有专职饲养员,养了几十头黑猪,因此加餐的猪肉都是自给自足。
  在校园正北面有一个宽敞的图书馆,面积约100多平方米,藏书万册以上,学生可凭借书证借阅。因为我喜欢看书,和馆长吴永清老师成了忘年交,他经常推荐新书给我读。文革前期,图书馆被砸抄,书籍散落一地。吴馆长帮我挑了一大箱书,存放在方世民老师宿舍里,不料后来方老师宿舍也被抄砸,那一箱书籍连同我的衣物、学生证、借书证、同学名单均荡然无存。每念及此,总是十分痛心。
  在西北方位,坐落着七八幢教学楼和实验楼。那棵颗饱经风霜的“惜报轩”银杏树就矗立在高中部教室的庭院里。教学楼和实验楼是桐中学子接受教育和学习的地方。教学楼分上下两层。室内装有四盏日光灯,每人一椅一桌,可谓窗明几净。室内前后有两块大黑板,嵌在墙壁上。前面的黑板供老师教学用,后面的黑板供学生出黑板报用,内容每周更换一次,出黑板报是我的份内工作。
  1965年的桐中,有十个大改班(大改一至大改五),九个高中部班(高一至高三),共有学生近千人,教师约80多人,职工约20多人,在当时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学校。
  学生的作息时间,凡上课、下课、早操、课间操、吃饭、晚自习、就寝、起床、集合开会均以钟声为号,那敲打不同音符的钟声,至今仍绕耳萦怀。有专职司钟工友金羽,其敲打的钟声,可谓天籁之音。旁边的墙上,镌刻着前贤的题咏:“桐中敲铜钟,童男童女同上学”。据说这副下联,至今仍无人对上。
五十年前师生情
  我被分配在65级大改101班。班主任方世民老师是枞阳人,操一口枞阳腔普通话。他中等身材,圆胖脸型,梳理着高茬平头,四十岁左右,头发略显花白,面容慈祥宽厚。他稳重干练,能写一手工整的板书。
  方老师像父亲一样关心着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记得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他亲自到寝室看望我,并为我盖被子,令我至今难忘。数学老师崔甸甲,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思维活跃,讲授数学公式,深入浅出,易于理解。1988年,我送大儿子汪晓钟来桐中读书时,他随车迎接我们,我们师生曾见面畅谈,他当时是学校领导之一,负责后勤生产工作,想不到那一面竟成永别。
  教英语的李翠英老师,温柔贤淑,讲起英语来似莺歌燕语,十分动听,她教唱的英语歌《王杰的枪我们扛》,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教政治的潘中文老师,文质彬彬,说话咬文嚼字,十分幽默。他擅长于把难懂的政治问题,拟人化、故事化、常使我们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教体育的林祖年老师,身材高大魁梧,手把手教练各项体育动作,常率先垂范,滚大铁环驰骋操场。
  这些敬爱的老师啊,今日团聚,你们在哪里?学生们可太想念你们啦!
  在101班同学记忆中,班长吴振宙同学属牛,长我四岁,现年届古稀。他家住金神镇天林向前村,常与我结伴回家,是我的老大哥。他举止稳重大方,目光灼灼,办事认真负责,决断果敢。
  副班长张谦(现名让才)同学温文儒雅,诚实自谨;劳动委员汪森林同学,克己奉公,任劳任怨,力大无穷。
  记得当年宣传委员是梁宜珍同学,她有沉鱼落雁之美,落落大方,办事得体。
  我热爱学习,被选为学习委员和学生会通讯员,经常为班上出黑板报、写通讯稿件。
  还有今日的群主郑亚中同学,气宇轩昂,刚直不阿;粱晋发同学襟怀坦白、乐善好施,他是我毕业后唯一有过三年交往的同学。
  徐国根同学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章光明同学深藏若虚,内向腼腆;赵万青同学浑身是胆,无所畏惧;闫庆平同学有闭月羞花之貌,卓尔鹤立;高晓玲同学活泼泼辣,巾帼不让须眉;姚百祥同学谈笑风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白兆彪同学好动顽皮,喜笑怒骂皆华章;李建胜同学慷慨大方,他和我是同桌,经常赠我美食。已故同学李长生手不释卷,闻鸡奋读;汪金海同学谨言慎行,知错必改;胡贤庆同学粗茶淡饭,省吃俭用。
  还有很多同学各有千秋,可圈可点。我们情同手足,恕不一一评议。一场众所周知的史无前列的运动使我们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少年学子被迫辍学,离开母校桐中,加入全国一千七百万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想不到这一别竞是五十多年!
踏遍青山人未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让我们分离,历史又让我们重聚。归来吧!归来吧!桐中母亲在呼唤着儿女学子们的归来。五十年来,风刀霜剑磨砺了我们的人生,时代沙暴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101班有九位同学已经作古,不能参加今天的聚会,想他们在天之灵,看到这开心的一刻也定会含笑天堂。
  在以郑亚中同学为首的筹备组的悉心操持下,我们这些离别桐中母校五十多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老同学终于回到母校的怀抱,欢聚一堂!在此谨向曾经养育教育我们的母校桐中致敬!向支持和关爱此次老同学聚会的母校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再次向为同学聚会辛劳工作的筹备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挚的敬意!没有你们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聚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聚会,这是一个联系和拓展同学情的聚会。
  今天我们是幸运人!幸福人!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我们还有可能聚会,但是再过五十年,这样的聚会恐怕就只能在天堂了!根据102班张德玉老班长的提议,这次聚会后由筹备组将预留一些经费作为老同学的病归费用。筹备组要永远“筹备”下去,“桐中老同学”这个群要永远保持下去,永远聊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鉴于这次聚会宝贵的历史性意义,建议筹备组写一个纪要、发一个声明,印发纪念册,人手一册。
  最后,祝“桐城中学1968届初中大改班同学上山下乡回乡五十周年团聚会”圆满成功!
  难忘的记忆,幸福的团聚,永恒的共同体!祝老同学健康长寿、儿孙兴旺、事业发达!祝我们的同学情谊山高水长!万古长青!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