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研>>教研活动

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作者:周遵峰    发表时间:2015-12-29    浏览次数:4957  次
    所谓美学教育即审美的教育,简称美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去感受美、品味美进而创造美。美育着力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情、意的统一,从而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与价值观意识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此阶段的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摒弃假恶丑,拥抱真善美,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并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我们祖先“本质力量对象化”积淀的宝藏,而且创造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形式。这是引领学生进行美育的最宝贵的资源与载体。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美育:
    一、激发兴趣,感知、体验美
    以古诗词中丰富的营养来唤醒学生的美感,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这是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美育的初级阶段。借助于诗人心血、才华凝结而成的种种美的形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自然美。
    (1)阳刚之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的是闳阔壮观的洞庭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的是动人心魄的古战场。“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充分渲染了蜀道开山之难及其“高”“危”的特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峭劲拔,圆融雄浑。同为宏伟壮丽之美,然景象迥异,诗家各具慧眼,生发无限美感。
    (2)阴柔之美。“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温柔可人,妩媚多姿,写尽了诗人的迷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绘出了秋之萧索寂寥之态。“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细腻空灵,奇幻怪谲。“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清寂宁静,乐之魅力。
    2.情感美。
    情感美的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少古诗词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表达了作者的独特情感。
    如具有反战思想的《兵车行》、《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渴望恢复的《书愤》,关注妇女命运的《氓》、《孔雀东南飞》。学生可以体味《琵琶行》乐天沦落天涯的孤独和知音的可贵;思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的高迈坚定,乐观豁达;感受“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子的矢志不渝;敬慕“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武穆令人沾襟的爱国情操。
    3.艺术美
    诗情画意的融合是古诗词的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词的大胆使用,融合了了清凉、寂寞、忧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典型意象的塑造和情境的设置凸显了孤独、悲凉、怅惘;“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切身的体悟、勇毅的担当折射着艺术上的简炼、空灵、深刻。无论是格律诗的工整押韵,还是古体或新体的参差错落,读来总觉得环珮叮当,怡人耳目。
    4.理趣美
    古诗词中有不少富于理趣的篇章。教学时要深挖个中哲思、联系实际,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告诉了人们实践的重要与可贵;“故不急跬步,无以至千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概括了积累、坚持、专心的重要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蕴含了机遇造人的哲理;“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道出小小方塘之所以能清净明澈,容纳天光云影,主要是它有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人心要保持清净明澈,也必须借助圣贤理论,格物致知,方可永葆高尚纯洁的道理。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多个层面丰富多彩的美,反复吟咏,用具体的美的形象去熏陶、激发、强化学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力争“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从而为学生赏析美、创造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意逆志,探究、解读美。
    通过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调动他们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究解读美,即解决“美在何处”、“为何美”的核心问题,逐步深入美的内涵。诗词教学中往往通过“理解内容—把握意象—赏析意境—辨明风格”的步骤进行。
    1.理解内容。诗歌简约而精练,朦胧且多义。理解诗词内容,不可也不可能精确翻译,应该最大限度地补充、还原作者诗歌的内容。
    要知人论世,置身诗境,以意逆志;要注意调整诗句语序,抓住诗词关键字;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生活体验和感官联觉功用,运用联想、想象对诗歌内容进行填补、还原。《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悟,“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真情流露,不结合白居易被贬江州的现实就很难与其产生共鸣。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实为美景,“自”“空”二字,却传达出春色无人看、好音无人赏的冷寂意味,暗寓武侯祠少人问津的现实境况。“自”、“空”正是诗心所寄。陆放翁《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句以列锦手法用三组六个意象勾勒出“雄关秋风立铁马,雪夜渡口列楼船”两幅场景。使我们自然想到战争的酷烈酣畅。
    2.把握意象。诗词中的意象是物象和情感的组合,象即诗歌中的形象,它包括人、景、物,意即作者的情思。只有把握住了意象,才能进一步评味意境,把握诗歌传达的情感。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晓风”“残月”等意象传达出伤别情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塞上长城”就有愿为国效死的慷慨豪情和对统治者自毁长城的斥讽。此外要熟悉、把握古诗词中意象的固定寓意。梅、月、竹、莲、蝉、梧桐、鹧鸪、杜鹃等皆如此。
    3.赏析意境。意境即为情境,是作品情景相互作用而生发出的一种大于词句表面内容、表现情感的鲜活生动而又深厚阔远的艺术天地。诗词作者往往在作品中创造出种种意境。阅读赏析时,如何使学生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对造成审美效果是极为重要的。造成一种氛围,使学生进入联想、想象空间,在特有的氛围下,学生的联想、想象活跃,审美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对诗词意境进行解析品鉴,宛如在美的殿堂里品读无限美景,美的感染和心的愉悦自是不言而喻。
    4.辨明风格。风格,是诗人的个人气质与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具有恒定性,区别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是作品之美的唯一标签。辨明作品的美学风格,实际是去发现诗美之所以美的内涵和特质,进而完成对诗美的具体把握与深度认知。
    他们或豪迈雄奇、悲壮慷慨,或含蓄委婉、沉郁顿挫,或清新明丽、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幽默讽刺。当然即使同一类别也会呈现相似而不雷同的特征。如同归豪放一类的苏轼、辛弃疾,词作主体美学风格虽相近,而苏词较为阔大高远、深邃,辛词则更显慷慨激昂、悲壮,同有细腻深婉的艺术风格的温庭筠和韦庄,温词显得浓丽香艳,韦词则是清新工巧。因此,辨明了风格,基本上就抓住了作品的美的内质,由此拓展开,对于诗词之美,就有全面深入了解的可能。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对诗词内蕴进行解读,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获得美的感知、理解、品鉴,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心智情操都会有较大正面影响。
    三、引导延伸,再现、创造美
    学生提高了对古诗词的欣赏力,有了一些审美意识和能力。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写赏析文章,尝试创作(或续写改写)诗词,甚至开展诗词文学评论,培养自己用文学形式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创造美是美学教育的至高境界,也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当我们感受到人事物的美时,就会产生兴奋、愉悦乃至满足,进而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高尚情操的愿望。也即努力去追求美、创造美。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往往缺乏以美的观念去观照生活的意识。在学习古典诗词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审美观念带入现实生活,用美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发现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愉悦和情趣。懈怠时想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鼓足干劲,奔向理想;挫折中想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拾自信,矢志不渝。能在审美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概括、品味美、感受美,最终创造美。那么美育的终极目标也就达到了。
    总之,作为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美学魅力。它不仅得训练和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还得在熏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上做努力。语文教师要努力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把课堂变为美育的殿堂。使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去感受自然美,品味生活美,尤其要陶冶与塑造心灵美,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创造美,享受美好的人生!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