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北京大学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党委书记杨帆,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朴世龙,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杜生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党委书记朱怀球,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尚振柏等嘉宾以及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研发团队成员出席入藏仪式。仪式由杨帆主持。
入藏仪式现场
朴世龙在致辞中表示,程和平院士及其团队经过多年科研攻关,研制成功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是北京大学坚持“四个面向”,主动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动例证。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入藏国家博物馆,是对程和平院士及其团队的充分肯定,是对北京大学学术精神和科研成果的有力见证,更是我国科技事业、航天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象征。
王春法回顾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馆藏情况,强调了文物收藏与保护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表示,此次入藏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中国科技及航天事业发展的见证。此次入藏国博,将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的馆藏,国家博物馆将保存好、展示好、宣传好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及其重要意义。
程和平回顾了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的研发历程,对未来利用空间站平台开展脑科学研究等充满期待,对相关支持单位和团队成员表示了感谢。此次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得以被国家博物馆关注并收藏,是对团队成员努力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他提出,希望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在国家博物馆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让更多人了解我国航天医学与生物医学领域的成就,激发更多年轻人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追求。
王春法和朴世龙共同为双光子显微镜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幕,随后王春法向北京大学颁发收藏证书。
颁发收藏证书
入藏仪式结束后,程和平受邀做客国博讲堂,作了题为“看见生命力——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前世今生”的专题讲座。
程和平做客国博讲堂
2019年以来,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支持下,程和平院士团队联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大分子医学南京转化院等单位的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在前期成功研制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基础上,于2022年9月成功研制出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同年11月12日,双光子显微镜搭乘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运抵中国空间站,成为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2023年2月,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在轨观测了航天员皮肤细胞结构和代谢成分等信息,为未来利用中国空间站平台,开展航天医学和脑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研发团队合影
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和国家博物馆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双方合作密切,往来互动频繁。北京大学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实物成果先后入藏国家博物馆。
(文章转载自:https://news.pku.edu.cn/xwzh/a5b2052ff4764f068a931535859e4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