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少伦(1902-1982年),又名汪礼明,桐城人,民国教育官员。
汪少伦年幼时聪敏好学,先进私塾,后进天城五高小学读书,学习成绩优异,于20世纪20年代初考入桐城中学。因家境贫寒,无力缴纳学费,后在同宗汪晓峰的帮助下,以汪姓祠堂公款资助,方得以就学。
在桐城中学读书期间,汪少伦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当时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汪少伦深受影响,思想激进,参加了反对当时县长吴观光的斗争,被学校开除。后转入宣城师范学校就读,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到北京报考国立大学,后因无力缴纳巨额费用,只好暂居北京桐城试馆,坐等时机。此时北洋军阀政府财政部在天津开设盐务学校,不收学杂费。汪少伦以第三名的成绩顺利录取。在盐务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中山大学继续学习。
北伐战争结束后,汪少伦由苏联返国。1928年,担任安徽省党部党务训练所教务长,因当时的身份是共产党员,安徽省政府奉令对其逮捕,只得逃离安庆,经上海赴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就读。不满一年,回国到山东,担任山东省教育厅科员,后又在同乡友人的资助下,赴德国进入柏林大学研究哲学与教育,为期6年。
1936年底,汪少伦学成归国,历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教官、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教务副主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兼公民训育系主任。1944年4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48年秋,当选为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第一届立法委员,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继任立法委员,并先后担任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学教育系教授。后又组织“中华民国超心理研究学会”,并当选为第一届常务理事。
1982年6月,汪少伦在台北病逝,享年80岁。生前著述很多,有《青年修养》、《中国命运和伦理学》、《伦理学体系》、《多重宇宙与人生》等,其中伦理学著作经商务印书馆出版,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