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杲杲,暑意正浓。桐城中学三个实验班的学子们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于 7月9日踏上了前往西安的研学之旅。在为期五天的行程中,他们穿梭于古都的名胜古迹,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收获满满。
7月10日,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上午同学们来到白鹿原影视城,参加了隆重的研学开营仪式。随后,同学们参与了制作状元笔的活动,在专业人员的讲解和指导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状元笔,在动手过程中了解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功名的向往,也激励着自己要勤奋学习,追求卓越;之后,大家观看了《二虎守城》情景剧,剧中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将观众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杨虎城、李虎臣两位将军带领军民奋勇守城的场景震撼人心。桐城中学实验班的学子们观看过程中,深受感召,不少同学眼中甚至闪烁着泪光,深刻体会到了先辈们为了家国安宁不惜牺牲的精神。下午,同学们来到张学良公馆。走进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和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随后,大家登上了明城墙,漫步在宽阔的城墙上,抚摸着古老的砖块,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实验班的同学们善于思考,他们一边走一边交流,从城墙的建筑结构探讨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从城市的布局变化感悟时代的发展变迁。
7月11日上午,同学们走进了西安交通大学,开启了一场别样的访学之旅。在交大西迁博物馆,大家详细了解了交通大学的办学历史,特别是西迁过程中的艰辛与辉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的西迁精神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学。桐城中学实验班的学子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远大的志向,西迁精神激励着他们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李云召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从光怪陆离的原子核世界到丰富多样的核技术应用》的讲座。李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深奥的核物理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从原子核的奥秘到核技术在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举手提问,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下午,同学们参观了西安博物院和大慈恩寺。在大慈恩寺,同学们感受着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故事激励着大家要有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在西安博物院,丰富的文物藏品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繁华与灿烂,从精美的陶器到珍贵的玉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7月12日上午,秦陵兵马俑博物馆迎来了桐城中学实验班朝气蓬勃的学子。当同学们走进兵马俑坑,看到那成千上万、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时,无不被这震撼世界的奇迹所折服。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了解兵马俑的发掘过程和历史背景,感受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随后,大家参与了 DIY 兵马俑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手制作兵马俑模型。这个过程不仅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兵马俑的制作工艺,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下午,同学们来到华清宫。这里不仅有秀丽的园林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学们参观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宫遗址,了解了那段缠绵悱恻的历史故事。同时,华清宫也是西安事变的重要发生地之一,同学们在这里再次回顾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傍晚,大家来到钟鼓楼广场,感受着古城的市井气息和现代活力的交融。
7月13日,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同学们踏上了返程的列车。五天的西安研学之旅虽然短暂,但却在同学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不仅领略了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爱国情怀,坚定了学习信念。
当高铁驶离西安北站时,实验班学子们的行囊里装满陶俑模型、交大笔记本和各个名胜古迹的留念。而更沉甸的收获,是感悟历史长卷所激荡出的文化自信,是古今智慧碰撞点燃的创新火种。当三秦大地的雄浑气魄遇见我们桐城少年的锐意求索,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正在续写中华文明的新篇——这或许正是研学最本真的意义:让历史活在当下,让青春照亮未来。
(审稿人:徐艳松 审核:方钊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