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之大事也!如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发展无无不系于教育,而我们有些人谈到挫折教育却往往望而却步。我无意指责批驳任何人,仅想以一则事例说明,爱是需要方式和方法的,一味地给予,那是一种溺爱。
试验者分别以中美两对母子为对象,进行了一场教育测试。两个小孩在走路时都不约而同地摔倒了,中国的母亲则慌忙不迭地冲过去,将自己的孩子扶起,问长问短,焦虑之情溢于形色之中。相反,那位美国小孩的母亲则置若罔闻,对自己孩子的哭声泰然处之,无奈之中,小孩只有在哭声中竭力地站起来。在同样的第二次试验中,相对于号啕大哭的中国小孩,美国小孩已经在蹒跚中自己站起来了。
相形之下,教育方法孰优孰劣已一目了然。如此一来,今日国人创造力之差、承受力之弱就不难解释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应该放手让青少年一搏,让他们在实践中长才干,在历练中增学识。
伟人毛泽东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楷模。少年时代的他用心读书,不畏艰难困苦,甚至他敢于与老师、父亲说理辩非,每遇到艰难之时,他总会知难而上。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大的命运挑战,他慷慨与父老乡亲辞别,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明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不还家。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勇气。而现在我们的教育者往往只一味地给予孩子无原则的宽容和忍让,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他们畏首畏尾,拘泥于常规,不敢让孩子去接受风雨的洗礼,试问我们难道还要重温八旗子弟的教育悲剧吗?
不仅如此,古人经历的挫折教育,皆有章可循。“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前人历历在目,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放开手脚,让青少年走出校门、家门,驶出爱心的港湾,勇敢地接受社会的挑战,因为明天升起的太阳,要靠我们去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