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 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 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语言区别与生活语言的关键在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并利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找到诗歌鉴赏的通道。
【预习安排】
1、了解作者。
2、疏通课文。
3、了解文中诗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成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来历吗?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东晋大将桓温北伐中原,打到自己的老家,看到自己小时侯种的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原话的“木”变成今天成语中的“树”,它所传达的意思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二、感知交流:
1、“木”与“树”之间能否划等号?
明确:二者“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2、说说“木叶”与“树叶”的区别。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3、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 “说‘木叶’” ,若改为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说‘木叶’”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三、拓展感悟: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之意。
意象: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思考: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往往用它表示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例如:柳、云、月等,大家还能找出一些来吗?
2、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上一篇:全面学合肥、奋力进十强”大讨论心得体会
- 下一篇:润物细无声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