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研>>文学园地

从这里出发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09-06-15    浏览次数:4148  次

高一( 18 )班     吴锦莹  

 

提到清华大学,我会想起它的圆门和礼堂;提到北大,我会想起澄明的天空下的大草坪和“一塔一湖一楼”。我非常抱歉在这次去科大以前,我只能见识短浅地想象它的轮廓——普通的大门,里面一栋普通甚至苍老的楼(传说中有名的实验室),一尊普通的塑像,几株普通的古树——那画面很窄很暗很普通,没来由。

当我走进科大时,被与想象中的大出入击得猝不及防。它要大得多,大气得多,静得多,沉稳得多,亮得多,气派得多——这出入太大了,好似暑热的我要一杯冰水,却蓦地现出一堆大冰坨,让我感觉凉快却颇局促,爽悦却颇讶异,半天无语。来不及梳理也理不清自己的思绪和感触,囫囵地跟着队伍从这儿走到那儿,从那儿跑到这儿,新鲜却总感觉虚虚的懵懵的。现在坐在这儿理一番,像是又走了一趟。

此行是我长这么大唯一没晕车的一次,放映的电影《英雄》功不可没。当我把感触整合到一起的时,竟觉得《英雄》与科大确有异曲同工之处。《英雄》里的水像科大的水,都绿幽幽的;都有种超然的朦胧,神秘的未知,深厚的底蕴,大气的仪容;蛰居其中的人都有份轻逸的洒脱,睿智的明亮,英雄论剑论天下,学子研科学效国家。记得化学老师曾说,像那些在科大搞科研的人,是必须具备默默的奉献精神的。他们潜心钻研,是真正的国家栋梁。

人说让梦想照进现实,我仿此说让《英雄》照科科大,让科大照进课堂。

 

此行太匆匆。

我想在郭沫若的塑像前再站一会儿;想在石榴园的凉亭里再坐一会儿;想在曲木桥上再走一会儿;想停下来摸摸那些有色有形的鹅卵石;想定定地立在那儿,拍下那有着《再别康桥》里的韵味的柳、阳、水;想坐在舒软的沙发椅上,翻一本《读者》,倒一杯白开水,歇一下;想看看那挂满圣诞树的书签上写了什么;想在跑步机上跑一会儿;想看看“黑金刚”模样的机器人是怎样运作的;想仔细看看生命科学学院走廊的壁牌上有关生物学家的介绍;想念念那满满一墙壁的展厅一幅幅毛笔字写的内容;想在那玉的、象牙的、金的、石的算盘前再站一会儿;想再看一会那些动物标本,骨骼、牙齿以及相关的画片等等;想烧一次陶;想问一问关于电路板、生物标本、机器人的知识;想进玻璃架构的玉璞楼看看,想看看他的教室和上课时的样子;想进图书馆看看有多少书有哪些书……总之,还有太多的渴想。也许这些就是科大一日游的延伸、展望。

乘电梯上上下下,穿行于楼与楼之间,乏累之余是认识到还有无限的未知和难以想象。比如看灭火,很多人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身后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张大了嘴,半天才回过神来,叫声“妈妈”叫声“这真棒”;比如参观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那么大那么高那么多的部件充配那么繁杂的线路流程,让我们无不哑然,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未知的世界把我们弄懵了。可站在某一层楼上,跟着队伍,看这个赏那个,谈那个想这个,总有种暖暖乎乎的安安稳稳的舒坦、踏实、联想、希冀。

 

以导游大哥为代表的男志愿者,给我的印象是总带着明亮的笑容,看上去像是运动健康型白秀书生。他们解说字顺玑滑,学识渊博。有一位为我们介绍网络信息技术,专业术语一溜儿一溜儿的,除了一些起天文数字我们硬是一句不懂。

为我们解说的只有两位女志愿者。一位懂得特多,看上去干练干脆;一位为我们介绍科大的植物,淡雅的音乐声,她柔和的声音,流畅的表述,清新的图片,让人觉得恬适放松。

午饭时,听到两位导游大哥的谈话——“昨晚一点多才睡,今早四点多就起来,——”“彼此彼此,我们就这歇一会儿吧”。“你的论文怎么样了?这是你一年中的第三篇了吧”。

偶然要和一位大二的姐姐和研二的大哥说几句话,最鲜明的感受就是和他们说话舒坦。在他们身上我见到了第一次看童年照片时见到的东西——睿智的光亮。

他们的进取和积极让感动,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让我感佩。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有些累,都睡了,后来渐醒,聊天声、笑声渐起渐长,集体的氛围很不错,似乎总蕴着一股力量。

我想起一英语游记文章,“经典”的结尾“ tired    but    happy ”。

这么大的校园,这么大的未知的世界——走了一趟,多了一份认知,多了一份渴想,多了一份努力,多了一份仰望。我们要用更朴素的行动承载更大的梦想,也许科大不是我们梦想的终点或归宿,但它可以成为我们的起点,就是此刻,我们出发啦——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