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任负责人

孙闻园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8-12-15    浏览次数:16299  次

孙闻园

第十任      孙闻园      校长      1922.8-1926.8


  孙闻园(1881一1970),又名孙吴,桐城人,世居县城。幼入私塾就读,后考人桐城中学堂。1906年被遴选赴日留学,深造于日本弘文学院博物科。学成回国后,先后于安徽省立师范、桐城中学、宣城中学、凤阳中学、安庆高中、省立二临中等校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毕生为教育事业奋斗。
  闻园在主持校政中,极力提倡新学,反对封建教育的陈规陋习。1912年,他任桐中校长时,率先废除“伦理”课程,以“勤、慎、俭、恕”为校训,严格治校,力使学生成为“济世之才”。为此,四处延聘名师,着力加强理科教学,广泛购置宣传新科学的图书,供师生阅读。同时,注重学生的品行教育,引导学生励精图治,端正为人,坚毅勇敢,热爱祖国。每年于春秋假日,亲自率领师生,拜奠本县历代爱国忠良左光斗、戴名世、孙麻山等坟墓,向师生介绍他们痛恶奸信、反对暴政、体恤黎庶、视死如归的高尚风节。桐中的大批学生如原文化部长黄镇、北大教授朱光潜等,都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抗战时期,桐城因遭日寇破坏,全县中等教育,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先生目睹广大青年失学,心急如焚。于是四处奔走,动员邑中大姓望族献出公租为校产,创办族校和私立中学。在他的倡导与广大有识之士的支持下,笃山(刘氏)、高甸(吴氏)、天城(西乡)、孟侠(城乡)、麻溪女中(吴氏)等私立中学,相继创立和恢复,不仅使本县失学青年得以就读,并收容了沦陷区许多学子人学。
  1939年春,先生受命于黄甲铺筹建省立二临中。他无视重重困难,全力以赴地建校,数月之间,建成校舍一百余间(土墙草屋),延聘教师百余人,招收江淮一带沦陷区学生千余人,按期开学上课。次年,先生作《六十咏怀》:“岁月惊人一转丸,老怀家国感多端。莱衣欲舞椿营萎,姜被求眠手足寒。责子聊知亲纸笔,弄孙犹望起风翰。俯今仰古惭梁孟,勉育英才天下欢。”
  孙为人刚直,主持正义,爱护青年学生。1921年,任省立第一师范教导主任。同年6月2日,安庆广大学生到省参议会请愿,反对军阀侵吞教育经费。第一师范学生姜高琦惨遭军阀戳死,其他受重伤者五六十人。闻园等人配合光明甫冲人议会,与军阀马联甲进行面对面斗争。1932年11月,他在凤阳中学任校长,当时该校学生张平,因共青团员身份暴露,特务分子持蚌埠警备司令部通缉令闯人学校,责令校方立即交出张平。他一面虚与周旋,一面命人通知张平逃脱。当时,凤中在校生中8名共青团员均受到先生的保护。
  闻园敬佩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提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他在任桐中校长期间,出于振兴家乡实业之愿望,在本校开设蚕桑科,为发展地方蚕桑业培养人才。他又反对读书人鄙视体力劳动的恶习,在主持各校校政时,均组织师生,开荒辟地,整修校园环境,还在桐中校园里亲笔题写“劳动神圣”4个大字,与师生共勉。又在桐中的隙地(当时为桐城公园)设置世界、中国、安徽省和桐城县的地图模型,使学生与游园者增广地理知识和增强爱国爱乡的思想感情。
  1948年春,先生去武汉,就养于次子祥钟(武大教授)处。武汉解放,他被任为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0年春往北京,与郭沫若、沈雁冰及学生朱光潜等晤面,相互畅谈,并作诗歌颂共产党、歌颂新中国。1961年,邀至北京参加国庆典礼。1970年,于武汉病逝。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273号     |     皖ICP备17008546号-1

Copyright © 2007-2019   安徽省桐城中学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56-6121503   地址:安徽省桐城市公园路10号

技术支持:桐城网